壬辰亂
- 任辰 前 內情
- 豊臣秀吉 遣 宗義智 欲 假道 朝鮮 伐 明國
- 黃允吉 金誠一 等 聘 日本
- 通 情狀 于明
- 議 防禦策
- 明國 內情
- 行長 淸正 等 率兵 渡海
- 鄭撥 戰死
- 宋象賢 遇害
- 行長 淸正 長政 三路 人寇
- 三路 防禦
- 忠州 陷 申砬 死 李鎰 走
- 分遣 王子 于諸道 召 勤王兵
- 宣祖 播遷
- 上 至 開城
- 三路 敵兵 皆 入 京城
- 上 至 平壤
- 請援 于明
- 劉克良 戰死
- 上 發 平壤
- 淸正 入 咸鏡道
- 上 至 義州
- 祖承訓 率兵 來援
- 祖承訓 還 遼東
- 二王子 見執
- 李舜臣 大破 敵軍
- 龜船
- 三道兵 潰
- 各地 義兵
- 郭再祐
- 梨峴大捷
- 幸州大捷
- 閑山島 前洋 大捷
- 趙憲 七百 義兵 及 僧 靈圭
- 朴晋 飛擊震天雷
- 李廷馣 固守 延安
- 鄭文孚 大破 賊兵
- 晋州 陷敗
- 義兵 理由
- 祖承訓 敗報 至 明廷 大驚
- 募 遊說士 沈惟敬 應命
- 沈惟敬 會 行長 議和
- 宋應昌 拜 經略
- 李如松 拜 東征提督
- 三脇軍 渡 鴨江
- 沈惟敬 來往
- 李如松 圍 平壤 急
- 行長 遁 京城
- 李如松 碧蹄館 敗績
- 和議 更興
- 敵軍 退走 慶尙道
- 定 七條約
- 上 不喜 和議
- 秀吉 延見 明使
- 和議 敗
- 日本 再入寇
- 明 邢玠 楊鎬 救 朝鮮
- 元均 敗死
- 南原 陷
- 全州 亦陷
- 敵軍 大敗 於素沙坪
- 敵兵 退駐 慶尙道 南邊
- 楊鎬 還 京城
- 楊鎬 罷職
- 萬世德 分兵 四路
- 泗川 敗績
- 秀吉 死
- 李舜臣 戰死
- 日本 德川家康 命 班師
- 家康 欲 講和
- 和議 始成
- 己酉條約